媒体关注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媒体关注 >正文

【贵州日报】刊发党委书记宋广强,党委副书记、校长汤健署名文章:发挥优势打造高质量终身教育

发布时间:2023-10-30 浏览次数:

                 
 


   
                                                 
贵州开放大学

发挥优势打造高质量终身教育

     

                                  贵州开放大学校园景观。

     

                                   贵州开放大学更名挂牌。

     

         贵州开放大学与贵州民航集团共建产教融合开放实训基地。

     

                         贵州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线下服务中心。

                                            宋广强 汤健

终身教育是国家推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服务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重要平台。

贵州开放大学作为一所以促进终身学习为使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型高等学校,是构建我省终身教育体系的主力军。

锚定主战略、主定位,勇担新使命,致力新作为,贵州开放大学正努力以高质量终身教育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贵州实践。

以教育现代化助推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

我省有近4000万常住人口,如何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是必须回答的一个重要命题。

44年来,贵州开放大学培养本专科毕业生50余万名,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人数超过150万人次,积累了投入少、效益高举办高等教育的贵州经验,形成了“一体两翼,多元并举”的办学格局和办学特色,探索了我省办大教育的终身教育模式。

立足新时代,贵州开放大学进一步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发挥体系办学优势,以全纳广惠的包容性在助力提升我省人均受教育年限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标中贡献“贵州开大”力量。

锚定开放大学办学“最先一公里”。11年前,国务院发布国发〔2012〕2号文件,支持贵州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实现了贵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十四五”末,贵州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52%,需要新增15万个以上学位。

鉴于此,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今后5年全省“15周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实现上述目标一方面要靠“围墙”内的教育,另一方面开放教育可以发挥重要作用。2022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贵州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明确提出,“全省开放教育办学单位的教育事业发展基本情况统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遵循‘属地统计’的原则进行”。贵州开放大学“互联网+”的办学模式以及覆盖全省的办学体系,将在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地格局下,有力践行教育优先的发展理念,推进开放教育提质增量,为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发挥更大作用。

打通开放大学办学“最后一公里”。贵州有1800万乡村人口,占比在全国居前列。据统计,“十三五”时期,贵州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92万人,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省份,如何做好包括教育在内的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至关重要。

去年底,为了提升搬迁安置点教育质量和水平,省生态移民局会同相关单位在9个市州分别选择了9个安置点,开展社区教育辅导试点工作。贵州开放大学作为贵州省社区教育指导中心设置单位,构筑起9个市州社区教育指导中心、35家社区教育试点单位、58个社区教育示范基地的“便民学习”圈,提高了易地扶贫搬迁人员的学历和技能,在促进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稳定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通过开放教育和社区教育,贵州开放大学打通了办学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在把贵州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交出了“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的公平答卷。

以职业教育助力摘取共同富裕之果

我省在实施教育“9+3”计划、中职“百校大战”时,有一个宣传动员口号:“没有读中职,外出打工都没人要。”

脱贫攻坚工程中,劳务输出是有效措施之一,当时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务工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绝大部分。贵州开放大学在此历程中,通过开放教育、网络教育、自学助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学历教育,为提升劳务输出人员的技能水平,提升其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作出了贡献。据统计,贵州目前有近900万名农民工,以开放教育模式提升学历和能力的需求依然很迫切。

顺应发展大势打好“技能”牌。2021年,省委、省政府印发《贵州省整体提升教育水平攻坚行动计划(2021—2030年)》,明确要求“实施职业技能学历双提升工程”,力争到2025年,全面解决15至59周岁这部分劳动力人员脱盲和技能提升的问题。在此过程中,稳步做好社会人员、在职人员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工作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环节。目前,贵州开放大学正在全力打造终身教育和在线教育的主要平台,力争在服务“技能贵州”上有为有位。

扎根贵州大地念好“三农”经。要实现新国发2号文件“走具有贵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的战略目标,提升乡村干部特别是村级干部的学历和能力是重要路径。省委办公厅印发的《贵州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行动方案》中将实施村干部学历能力提升计划作为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的重要内容。2004年以来,依托“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贵州开放大学开设涉农专业11个;为发挥“互联网+”及体系办学优势,去年以来,学校全面参与全省乡村干部学历能力提升工程,拟用3年时间对1.5万余名现任村党组织书记、村级后备力量等开展学历能力提升,助力建强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

立足纵向贯通育好“黔匠”才。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贵州开放大学综合改革方案》安排,贵州开放大学县级开放教育学院将与中职学校合署办学,这有利于依托中职学校、借助开放教育模式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助力实现“人人职教、个个就业、家家致富”的目标。同时,全省高职学生“专升本”人数增长而计划有限,贵州开放大学拟利用建设全省中高协同发展示范校的契机,依托全省开放大学体系推进“中—高—本”纵向贯通,培养高层次高素质“黔匠”人才。

根本固者,华实必茂。贵州开放大学牢固树立在开放教育中融入职业教育,用开放教育模式推进职业教育的理念,厚植“技能强省之根”,助力收获“共同富裕之果”,交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民生答卷。

坚持开放多元 提供物质精神双重滋养

经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了较高水平,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22年GDP首次突破18万亿美元大关,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学校亦是如此。

因改革而生、应开放而兴的开放大学凝炼了新时代贵州广播电视大学精神,走过了在艰难中创业、在探索中创新、在转型中创优的奋进历程,遍布全省各行各业的开放大学学子正在以自己的顽强拼搏,淬炼出新时代电大精神更美的火花。

目前,在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进程中,贵州开放大学坚持“开放多元,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用好覆盖全省的贵州省全民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乐之学习网”平台以及与贵州广电集团联合打造的老年教育电视专区,以各市(州)分校更名并加挂社区大学、老年开放大学为抓手,提供“时时、处处、人人”育人的泛在全环境。

贵州开放大学通过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立德树人体系,赋能贵州全民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助力贵州人民享受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带来的双重滋养,交出了开放大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价值答卷。

打造开放教育网上生态 实现和谐共生

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贵州开放大学发挥开放教育投入少、覆盖广、效益高的优势,以“数字赋能”“学分互换”等手段打造开放教育网上生态。

打出“数字教育”组合拳。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部分。近年来,贵州开放大学累计投入450余万元,建成“乐之学习网”、贵州终身教育资源库、“二元制”教学平台等在线教学资源平台;依托开放大学体系优势、资源优势、品牌优势,不断加强教学创新。目前共建成数字化资源1.6万余个,储课400余门,视频资源9000余个。接下来,还将以“贵州职业教育智慧云平台”为载体,汇聚更多优质学习资源,创设数字化学习环境。

下好“学分银行”先手棋。学分银行是打破传统教育封闭模式、促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绿色引擎”。贵州教育“十四五”规划强调要“指导贵州开放大学深化改革发展,推进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设”。

作为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成果认证贵州分中心,学校已在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平台建立并激活了近万个账户;作为“贵州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试点单位,已建成贵州省首家职业教育学分联盟和贵州省学分银行线下管理服务中心,目前平台注册用户达10余万人。未来,贵州开放大学将承担贵州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设管理工作,探索职业教育学分银行落地机制,推动资历框架建设,推进“书证融通”。

贵州开放大学通过更广泛、更智能、更融通的教育模式,赋能开放教育、职业教育互联互通、和谐共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交上了一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绿色答卷。

深入推进开放合作 共同走进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贵州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联结点,近年来,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这一开放平台,不断提升技术技能人才输出能力,持续为区域和平、繁荣、稳定作出贡献。

贵州开放大学高度重视国际教育交流,2018年成为中泰职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放远程教育姊妹大学网络”成员单位,2020年加入中德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2021年成为中非职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22年入选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典型院校,是第五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双百旗舰计划”院校。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鼓励开放大学建设海外学习中心”。贵州开放大学依托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这一开放平台,一方面,通过推动打造“留学贵州”品牌,以留学生培养为抓手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工业文明、科技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贡献一域发展;另一方面,在东盟国家探索建设贵州开放大学海外学习中心,围绕学校专业优势及办学特色,开展国外人员技术技能培训,积极为东盟国家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助力所在国家经济发展。

贵州开放大学通过深入推进开放合作,为共同走进现代化、共享和平美好生活贡献了一份力量,交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共享答卷。

新时代承担新使命,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时代需要新作为。贵州开放大学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激发开放教育“大作为”之志,形成教育融合“大阔步”之势,以开放教育高质量发展“拼图”填充特色教育强省“整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本版图片由贵州开放大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