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稿要求
1. 来稿应具有原创性、创新性、学术性,论点明确,论据可靠,图表规范,数据准确,文字表述精炼。理工类稿件篇幅一般3000字以上(含图表),社科类一般4000字以上(含图表)。
2. 来稿请按下列顺序:题目,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全称及其所在市级行政单位和邮编,摘要,关键词,英文标题,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作者单位及其所在市级行政单位和邮编的英文译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请在文稿最后写明第一作者简介[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性别、出生地(**省**市)、职称,获得基金资助的论文还应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及项目编号]。
3. 论文摘要需客观表述,且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内容相对应。
4. 关键词选词应能准确反映论文主题、研究角度与特点,并尽可能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数量为3-8个,中英文关键词需一一对应,关键词间用分号隔开。
5.各级标题应言简意赅,20字内为宜。
6. 注释和参考文献都采用页末注,注释用数字加圆圈标引(如①②③······),参考文献用数字加英文的中括号标引(如[1][2][3]······);同时应将文末的注释和参考文献在文中相应引用或参考处使用相应符号一一标注出来。
二、参考文献格式
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参考文献,参考文献按其在文章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编号,在正文中引用处用带方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标明,并按著录规范格式统一标注于文末。同一文献引用多次只编首次引用时的序号,每次引文页码不相同时页码标注在“[ ]”外,如“[8]23”。序号应标注在点号前与引用信息紧密相连处。
各种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M-专著;C-论文集;J-期刊;N-报纸;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来标识。格式示例如下:
1.专著
[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
如[1]谢芳.中国环境保护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期刊
[序号]作者.文章题目[J].期刊名,出刊年(期号).
如[2]陶丹丹.专家法律意见与司法公正[J].政法论丛,2004(1).
3.标准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如[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织物透湿测试方法[S].GB/T 12704-91.
4.电子文献
[序号]主要责任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如[4]HOPKINSONA.UNIMARC and metadsta,Dublin Core[EB/OL].[1999-12-08]. http://www.ills.org/IV/If la64/.htm.
三、其他说明
1.来稿请用小四号宋体,文稿只限中文文种,且必须是电子文稿。
2.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如作者不同意,请在投稿时说明。
3.稿件不能一稿多投,恕不退稿。1个月内未接到本刊修改、补充、录用通知者,作者可自行处理。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编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