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 关于规范国歌奏唱礼仪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黔党办发〔2015〕1号)精神,更加生动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规范国歌奏唱礼仪,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意义
国歌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国歌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全部奋斗,是鼓舞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劲旋律,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热爱、尊重国歌,学唱、传唱国歌,规范、普及国歌奏 唱礼仪,对于激发人们爱国报国情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二、奏唱规范
(一)国歌奏唱场合。
1.国歌可以在下列场合奏唱。重要的庆典活动或者政治性公众集会开始时,正式的外交场合或者重大的国际性集会开始时,举行升旗仪式时,重大 运动赛会开始或者我国运动员在国际体育赛事中获得冠军时,遇有维护祖国尊严的斗争场合时,重大公益性文艺演出活动开始时,其他重要的正式场合。
2.国歌不得在下列场合奏唱。私人婚丧庆悼,舞会、联谊会等娱乐活动,商业活动,非政治性节庆活动,其他在活动性质或者气氛上不适宜的场合。
(二)国歌奏唱礼仪。
1.一般要求。奏唱国歌时,应当着装得体,精神饱满,肃立致敬,有仪式感和庄重感;自始至终跟唱,吐字清晰,节奏适当,不得改变曲调、配 乐、歌词,不得中途停唱或者中途跟唱;不得交语、击节、走动或者鼓掌,不得接打电话或者从事其他无关行为。国歌不得与其他歌曲紧接奏唱。
2.外事活动。除遵守一般要求外,着装应当符合外事活动要求;遇接待国宾仪式或者国际性集会时,可以连奏有关国家国歌或者有关国际组织会歌。
3.运动赛会。除遵守一般要求外,国歌奏唱仪式开始前应当全体起立;比赛中遇奏国歌的情况,在不违反竞赛规则的前提下,应当遵循裁判指示暂停比赛活动。
4.学校活动。除遵守一般要求外,少先队员应当行队礼。
三、宣传教育
(一)地方党委、政府。要加强对规范国歌奏唱礼仪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方案措施,明确工作责任;要广泛开展国歌奏唱礼仪体验活动,让干部群 众在参与感悟国歌的真谛和力量,增强对国歌的礼敬感;要认真组织培训实施,切实履行职责,从严从实督导,形成示范推动、以上率下的良好局面。
(二)宣传部门。要发挥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和宣传文化阵地作用,加大国歌内容宣传力度,当好礼仪的宣传员、规范的教导员、活动的组织员;要 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方式进行国歌奏唱礼仪宣传普及,在各大主题活动中加强奏唱礼仪规范教育,使人们知晓规范国歌适宜奏唱的场合和应当遵守的礼仪规范;要抓好 氛围营造,精心搭建平台,注重习惯养成,推动礼仪聚集在精神层面,规范落脚在实践层面。
(三)教育部门。各类学校要组织学生学唱国歌、将国歌歌词和曲谱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做到规范进教材、礼仪进课堂;要充分利用各种课外 活动、主题班队会、夏令营等加强国歌奏唱礼仪规范教育;要结合中、小学生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广泛开展国歌奏唱礼仪规范实践活动。
(四)工会、团委、妇联。要切实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利用各种活动广泛组织群众学唱国歌,开展国歌传教活动,让国歌的旋律在全社 会响亮起来;要规范在劳动模范、青年文明号、三八红旗手等重大评选表彰活动中的国歌奏唱礼仪,并形成制度规范,推动国歌奏唱礼仪制度化、规范化。
(五)新闻媒体。要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解读国歌的深刻内涵和蕴含的精神,使人们理解国歌、记住国歌、唱好国歌;广播、报纸、电视要加大国 歌奏唱礼仪的舆论引导,制作刊播国歌奏唱礼仪公益广告;网络媒体要开展国歌奏唱礼仪规范网友互动活动,充分发挥微博、微信、微视等新媒体的重要作用,加大 国歌奏唱礼仪网络宣传。
四、监督管理
各部门对本部门的国歌奏唱礼仪行为实施监督管理。对在不适宜的场合违规奏唱国歌并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现象,对奏唱国歌时不合礼仪的行为,要批评教育,严肃纠正,增强国歌奏唱的严肃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