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指出,“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加强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改革创新,坚持用好用活党史这部“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思政合力、更“大”的资源整合,着力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努力探索形成百年党史“大思政课”建设的有益经验。

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6月18日下午,一堂由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王爱华主讲的形式新颖、内涵深刻的“遵义会议精神”主题党史思政课在学校大礼堂进行。王爱华书记以清晰的历史脉络:“遵义会议”的起点——“黎平会议”;“遵义会议”的前奏——“猴场会议”;伟大转折——“遵义会议”三次重要会议,以生动的历史故事:决定红军命运的黎平会议;唯一一次“跨年”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三个红色经典,以磅礴的壮丽诗篇:《十六字令三首》《忆秦娥·娄山关》《诉忠情》三首诗词,生动再现了革命先烈们在那段峥嵘岁月里开展的伟大斗争,建设的伟大工程,铸就的伟大事业,编织的伟大梦想。

王爱华书记重点讲授了黎平会议作出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的决定》,确立了正确的军事目标;猴场会议恢复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权;遵义会议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三个会议力排左倾错误路线的干扰,成为红军历史上拨乱反正、纠正错误的开端。
王爱华书记指出,实现伟大转折的遵义会议虽然已经被永久定格在历史的长河中,但遵义会议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价值和旺盛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推进建成贵州有特色的、全国有影响新型大学的丰富营养和源动力。我们要在学史明理中坚持实事求是;要在学史增信中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要在学史崇德中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在学史力行中深入推进改革发展。

王爱华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的江山,必定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一起守;民族的复兴,必定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一起谋;美好的生活,必定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一起创。他勉励同学们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从党史中感悟精神,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在恢弘的乐曲声中,全场师生代表共800余人奋力摇动红旗,激昂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将继续理直气壮地讲好党史学习教育这堂思政“必修课”,明理越透彻,增信越笃定,崇德越自觉,力行越有效,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做深做实、取得实效,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