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学校新闻 >正文

发扬脱贫攻坚精神 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专项调研

发布时间:2021-06-05 浏览次数:

编者按: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既是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严肃政治任务,也是党员干部立足新时代、承接新使命、迎接新挑战、实现新作为的现实要求。从党的百年非凡历程中汲取砥砺奋进的力量,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的“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要求,在学懂弄通、学深悟透的基础上,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不断把党史学习成果转化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具体行动。

6月2日-4日,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将党史学习教育和巩固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有效结合起来,前往从江县刚边乡加么村、三联村、九星村,秀塘乡打郎村,大歹村等地实地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开展情况,突出问题导向,研判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通过深入调研、因地制宜、科学谋划,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动力”,努力实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更好满足从江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加么村进村路上,贵州开大支持建设的刺梨基地里,映入眼帘的是一片郁郁葱葱、长势喜人的刺梨。学校党委书记王爱华关心的是“刺梨挂果情况如何?后续的养护是否跟上?销路问题解决了没有?”驻村书记详细地说,王爱华书记专注地听。

打郎村村委会会议室里,党委副书记龚辉就几个村如何发展产业?发展什么产业?林下种植中草药是否可行等问题展开深入地探讨。他指出,发展产业要立足长远打基础,找准着力点出实招,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务求实效。

三联村村口连廊桥上,党委副书记钱庆生和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张仁俊为新到任的9名驻村第一书记作乡村振兴专题培训,仔细倾听驻村书记汇报各个村的基本情况并详尽记录。

大歹村小学教室里,贵州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站(乡村振兴社区教育示范点)揭牌仪式隆重举行。党委委员、副校长于立群介绍示范点建成后将如何助力乡村振兴。

党委委员、副校长汪红反复叮嘱新老驻村第一书记做好巩固脱贫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老书记”要做好“传帮带”,站好最后一班岗,“新书记”要尽快熟悉村情,开展工作。

调研期间,党委书记王爱华指出,经过8年艰辛努力,全省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6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彻底撕掉绝对贫困标签,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贵州篇章,我们每个人都足以自豪、倍感骄傲!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这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我有“感”而发:

第一是感谢,感谢当地干部的鼎力支持,贵州开放大学的驻村干部、帮扶政策、整体规划才能在从江这片热土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贵州开放大学矢志于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梦想才能真正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其次要衷心感谢可爱的从江老乡,正是大家用一双双布满老茧的双手,才托举起了从江人民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的战绩赫赫,托举起了我们这支“永不撤离”的驻村队伍。第二是感动,感动各位驻村干部的倾情付出。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驻村干部从挨家挨户宣讲扶贫政策到加快推进扶贫项目建设,从帮助群众发展产业到组织外出务工就业,从不让一个孩子失学辍学到方便群众就近看病就医,昼不惜汗水,夜不负星辰,为全县脱贫攻坚奉献了青春,贡献了力量,体现了贵州开放大学驻村干部高度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第三是感慨,感慨全省乡村振兴的未来可期。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作为组织选派的新一轮驻村干部,既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者、参与者,更是实施者、推动者,要切实在“五个上”上着力。一是在政治上“上位”。二是责任要“上肩”。三是情感要“上心”。四是措施要“上手”。五是发条要“上紧”。一日从江人,一生从江情。26年来,一代代电大人(开大人)为从江脱贫攻坚胜利,乡村振兴蓝图前赴后继,接续奋斗。当前,学校党委走进乡村振兴第一线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就是要“实打实”,不能“空对空”,就是要让党员受教育、让群众得实惠。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围绕“四新”抓“四化”,坚决把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住、拓展好,在新征程上不断推动帮扶点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