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学校新闻 >正文

共创安多苗绣蜡染基地 助力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2017-05-17 浏览次数:

——贵阳市电大调研组一行赴乌当安多村调研

2017年5月16日,贵阳市电大党总支书记、校长田芳,副书记、副校长丁红,副校长李军一行5人来到乌当区安多村调研,并就“创建苗族刺绣蜡染基地”相关工作举行了座谈。水田镇党委副书记,安多村第一书记陈伯成、安多村党支部书记潘旺虎、安多村委会主任邱安明、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以及其他村支两委成员参加了此次座谈。  

安多村是贵阳市电大的驻村扶贫点,保留着一支千年传承下来的少数民族,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传承着精湛的非遗技艺,是苗族最有特色的支系之一——四印苗,该村妇女擅长苗族手工艺“挑花”刺绣和“蜡染”,技艺精湛,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诗”。  

座谈会上,贵阳市电大校长田芳介绍了本次调研的目的,与安多村领导共同商讨安多村苗绣蜡染基地的建设方案,决定与其共同创建苗绣蜡染基地,促进社区女性创业,助力精准扶贫。副校长李军介绍了合作方式,通过对安多村进行一定的扶持、技术输出和培训让安多村有一技之长的妇女聚集在一起,通过培训,恢复其传统工艺,达到传承非遗文化、提升手工技能、拓展国际市场、助力精准扶贫的目的。 

 

贵阳市电大社区办主任吴维维详细介绍了在安多村创建苗族刺绣蜡染培训基地工作方案,对安多村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对该村发展民族手工艺的优势和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分析,并针对现状从建立固定场所、系统培训、市场供销、宣传、制作微课和画本教程等方面介绍了实施思路。  

水田镇党委副书记,安多村第一书记陈伯成对贵阳市电大提出的实施思路表示赞成。他说,目前安多村发展苗绣蜡染主要有三点:一、没有可供学习交流的非遗手工艺传习场所;二、没有可与市场接轨的手工艺教学;三、没有营销渠道。如果可以按照贵阳市电大提出的实施思路循序发展,不仅安多村苗绣蜡染传统手工艺得到恢复与传承,对安多村经济效益的提升也会带来帮助。  

最后,副书记、副校长丁红对本次调研及座谈会做了总结,建立以精准扶贫和同步小康驻村点为阵地,创建党建扶贫平台的模式,推进校村党建工作支持、党建活动开展和党员活动延伸,促进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与扶贫工作有机融合,实现以党建带扶贫,用扶贫促党建,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组织保障。  

在党支部书记潘旺虎的带领下,贵阳电大调研组一行实地参观了场地,了解建设所需的设施设备,决定因地制宜,建立安多村苗族文化传习所和体验室,为该村打造苗族非遗文化传承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