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阳电大刘衍丽副教授主持的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基于贵阳电大信息化平台的现代社区大学建构的研究》课题,通过专家评审和结题验收,顺利结题
该课题于2011年6月获省教育厅立项。课题组随即展开了贵阳市社区教育发展和贵阳电大如何转型现代社区大学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经过近5年的研究、探索、实验,基本理清了贵阳市社区教育的发展思路,形成了符合自身特点的社区教育发展模式,基本明确了电大转型现代社区大学后的功能定位,基本确立了贵阳电大在贵阳市社区教育发展中的龙头地位。
理论研究方面:主要通过文献法,研究了国内外社区教育的现状,分析归纳了国内外社区教育的主要模式。明确了社区教育的定义、内涵。研究了社区教育的相关理论。整理形成了社区教育文献综述。为社区教育实践奠定了基础。
实践研究方面为四个阶段:(一)准备阶段。开展贵阳市社区教育需求调查,分析社区教育需求;考察学习,分析发达地区经验;开展贵阳电大介入社区教育的可行性分析,明确贵阳电大在社区教育中的功能定位。(二)起步阶段。研究设计介入社区教育的路径,形成顶层设计和初期总体框架;建成贵阳市市民终身学习平台;争取到政府关注,出台多个社区教育相关文件;获得相对稳定的经费投入。(三)发展阶段。抢抓机遇,参与京筑教育合作“6+4”项目,引进“伴随成长”公益平台并投入使用,抓住干部交流挂职的机会,培养社区教育管理骨干,并引进了北京朝阳区先进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加速了贵阳市社区教育发展。同时,还建立了五个社区教育试点基地,开展五种社区教育教学模式的实验。(四)深化阶段。有前期工作奠定的基础,顺利申请到国家课题,成为国家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实验中心(基地)。与此同时被省教育厅推荐为贵阳市开展现代社区教育先行先试的示范单位,并拨付了专项经费。此外,贵阳电大抓住贵阳市大力发展家庭教育的契机,还开展了把社区教育引入家庭教育的相关工作。贵阳电大也在此过程中不断积累、不断改革,向现代社区大学转型迈进。
研究成果方面:形成了一份结构完整、内容充实,具有一定实用性与创新性的研究报告;形成了多篇有一定价值的研究论文;建成的市民学习网站已正式投入使用;引进的伴随成长公益平台已成为贵阳市社区教育的一个品牌项目;建成了五个试点基地,形成“传统课堂”、“市民课堂”、“体验中心”、“技能培训”、“心理辅导”五种可供深入研究和推广的社区教育教学模式。在贵阳电大的推动下,社区教育引起了社会关注,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投入,为贵阳市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