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将《京筑“6+4”教育合作北京朝阳社区学院、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阳市分校合作办学协议》各项工作内容落到实处,2015年10月16日上午,北京朝阳社区学院领导一行莅临贵阳电大就贵阳市现代社区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召开调研座谈会,贵阳电大副校长李军主持了此次会议,贵阳电大校领导班子、校中层干部、校硕士团队各成员参会。

会上,贵阳电大党总支书记、校长刘衍丽首先代表贵阳电大全体教职工对北京朝阳社区学院领导一行的到来致欢迎辞,并点面结合地介绍了贵阳电大历史沿革、发展历程、以及开展现代社区教育工作的情况。刘校长谈到,面对电大生源逐年萎缩的瓶颈,贵阳电大坚守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思考出路,从党的十七大要求构建终生教育体系到党的十八大要求构建学习型社会,贵阳电大逐渐梳理出一个清晰的发展脉络,创建了“三足鼎立”的发展格局(即坚守学历教育,做好非学历教育培训,发展社区教育)。发展现代社区教育,就是做公益项目、政府工程、民心工程,不仅能够提升自身价值,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还能打造贵阳电大品牌。贵阳电大凭借着远程教育优势,开通了社区教育2大平台(贵阳市市民终身学习平台、伴随成长公益平台),积极开拓社区教育5大基地,力求把优势教育资源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探索社区教育四级管理体系,创建了市级、省级、国家级的社区教育科研课题,不断用科研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科研。

贵阳电大副校长李军就现阶段开展贵阳市现代社区教育工作提出以下存在困难:一是贵阳市发展社区教育的顶层设计还不够完善,政策、经费等保障还不能完全落实到位;二是贵阳市市民终身学习平台的资源归类,体系规范、合理化完善问题;三是如何人性化设计平台,提高平台点击率;四是编纂具有贵阳地域性特色的现代社区教育课程大纲、教材。
在双方的座谈交流过程中,北京朝阳社区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单衫谈到,双方通过京筑教育“6+4”合作这个机会相识相知,感觉到两所学校有很多相同、相通之处,愿意将北京朝阳社区学院的优秀做法、先进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贵阳电大,共同把社区教育做好。北京朝阳社区学院社区教育处主任孙国华详尽介绍了北京朝阳区社区教育的发展情况。从街乡、社区选课,送课上门到调研各类重点群体需求,从邀请政府官员、各类专家到研发出北京朝阳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大纲,从按课程大纲将网站资源更新到逐步规范社区教育,开发手机APP客户端,从社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到政策支持,每一件小事上都下足了心思,用足了功夫。北京朝阳社区学院家庭教育指导中心的齐惠芳老师用三个体系、三个机制形象、系统地为大家讲解了如何更好地推进“伴随成长、每周一信”公益平台工作,并积极地为贵阳市家庭教育方面工作出谋划策。
整个调研座谈会着力于贵阳市现代社区教育的重点、难点工作,双方都在交流的过程中碰撞出了新的思路、新的火花。下一步,贵阳电大将学习北京朝阳社区学院的先进做法,踏踏实实做好贵阳市本地调研工作,了解各类重点群体的规范性需求及真实性需求,做好贵阳市社区教育课程大纲等系列工作,稳步推进伴随成长公益平台,积极开创贵阳市社区教育导报,努力使贵阳市现代社区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