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学校新闻 >正文

北京朝阳区关三多顾问一行莅临贵阳电大指导社区教育工作

发布时间:2014-12-14 浏览次数:

 2014年12月10日下午,北京朝阳区原政协副主席、教育专家关三多顾问一行莅临贵阳电大调研指导社区教育工作。贵阳电大党总支书记、校长刘衍丽主持了会议,贵阳电大领导班子及社区教育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刘衍丽校长首先向关顾问一行对学校概况、学校“三足鼎立”发展格局作了简要汇报,接下来主要对贵阳市近两年来开展现代社区教育的情况作了详细汇报。刘校长谈到,社区教育在北京、上海起步较早,发展迅速,以国家开放大学转型为契机,现代社区教育的内涵已发生了根本转变,教育从关注专业教育向重视多样化全民教育转变,贵阳电大秉着打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城市理念,主动承担起贵阳市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责任,历时两年半为贵阳市现代社区教育起步做了充分的前期准备和铺垫,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学校外派干部、教师分批赴先进地区进行社区教育专题学习和培训。在贵阳市委市政府及贵阳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发了贵阳市市民终身学习平台,并初步完善了网站的功能、资源建设及维护。去年11月7日在观山湖区世纪城社区服务中心顺利举行了贵阳市市民终身学习平台开通暨贵阳市观山湖区社区教育教学点的授牌仪式,并建立了五个现代社区教育示范教学点,平台的试点开通标志着贵阳市市民可根据学习卡免费登陆贵阳市市民终身学习平台进行在线学习,也标志着贵阳市现代社区教育正式起步。2014年初,贵阳电大开展贵阳市现代社区教育工作被纳入《中共贵阳市委、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实现教育立市暨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到2020年,要建立贵阳市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体系,并建设贵阳市现代社区大学和贵阳市公共服务学习平台。2014年10月,贵阳电大作为贵阳市教育改革与发展“6+4”项目成员校,与北京朝阳区社区学院正式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书,就教育教学、社区教育平台建设与课程资源开发、干部教师互派培训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2014年11月,贵阳电大申请了教育部社区教育实验中心(基地),签定了任务书,通过顶层设计的引领,逐步将贵阳市现代社区教育纳入可持续科学发展的轨道。这些取得的成绩既是压力,也是动力,一直鞭策着贵阳电大向着既定目标稳步推进贵阳市现代社区教育工作。

随后,刘校向关顾问专题汇报了与北京朝阳社区学院合作的推进情况。自签约以来,刘校长与北京朝阳社区学院马金东院长多次接洽,就“伴随成长”青少年公益平台、合作出版社区教育教育教学系列书籍、整合双方优势打造专家师资库、双方互派教师互挂培训等进行了反复磋商。2015年,贵阳电大拟全面推进社区教育“12345”工作计划。“1”成立贵阳市社区教育指导委员会;“2”打造贵阳市市民终身学习平台和“伴随成长”青少年公益平台及社区教育微课平台;“3”社区教育受益面年龄段覆盖未成年人、新市民、老年人;“4”构建社区教育四级管理体系;“5”建立5个社区教育特色基地(观山湖区新市民特色基地、市老年大学老年教育特色基地、乌当区顺新市民学校特色基地、修文农业产业特色基地、盲哑学校i-爱心实验室助残特色基地),并拟在贵阳市举行全民学习活动周总开幕式,届时将在全市正式开通贵阳市市民终身学习平台。

紧接着,贵阳电大副校长李军为关顾问一行展示并介绍了贵阳市市民终身学习平台。

关顾问对贵阳电大社区教育工作的开展作出了高度评价,称赞道贵阳电大虽然人少,但队伍精。关顾问说,之所以到黔考察的第一站选在贵阳电大,一是希望贵阳电大与北京朝阳区互相学习,把两家的优势捆绑到一起加速社区教育的发展;二是向市委、市政府表明社区教育工作不可或缺,关系到一个城市如何提高市民素质,教会市民如何纾解情绪、理性协商、共识共建和谐社会等。关顾问提出,贵阳电大开展现代社区教育工作当务之急是要依托组织,建立四级管理体系,真正使社区教育工作做到有指导、有研究、有监督、有评价。

此次关顾问一行莅临我校指导社区教育工作是对贵阳电大的巨大鼓励,贵阳电大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与北京朝阳社区学院的合作办学协议及实施方案,认真履行协议内容,逐一按方案推进工作进度,积极争取北京朝阳社区学院的最大支持,将双方资源共享最大化,推动贵阳市现代社区教育科学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