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电大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际,组织学校全体党员教师、入党积极分子于4月1日下午来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贵州省工委旧址参观。透过追溯历史,了解中共地下党在贵州革命工作的发展历史,重温中共地下党解放贵州的艰辛历程,追思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的洗礼。

经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工作人员的引领,大家参观了红流厅、热血厅、燎原厅、光明厅、纪念厅五大展厅。通过工作人员系统的讲解,大家了解到在党的创立时期,先进思想传贵州,革命英烈播火种,贵州一批先进分子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外出求学,参加了传播马列主义和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通过写家信、寄书刊等方式,把先进思想和马列主义传入贵阳。1934年,林青、秦天真建立中共毕节支部,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队伍抵达遵义,党中央批准成立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这是党中央在长征途中批准建立的唯一省级党组织,林青任省工委书记。中共贵州省工委成立后,在全省各地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包括完成护送中央特派员潘汉年(化名杨涛)赴上海的任务,在配合支持红军在贵州的转战,发展地方党组织,开展武装斗争等方面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观看视频《崇高的抉择》,林青同志依然将生的希望留给战友,把死的抉择留给自己,最终英勇就义。抗日战争爆发后,贵州省工委再度遭到严重破坏,众多共产党员及志士仁人血溅黔中。抗战胜利后,贵阳地区中共地下党创办地下刊物,以生命的代价护卫家园,1949年11月15日,八一军旗飘扬在图云关上空,贵阳得以新生。纪念厅里镌刻了76位烈士的英勇事迹,正是他们的舍生取义才有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舞动着的镰刀和铁锤的身影,每一个震撼人心的细节,都从历史角度告诉我们:革命先烈“愿将满腔热血,换来幸福人间”的崇高理想信念已化作中国共产党为之奋斗的永恒目标—为人民谋幸福!
通过此次参观学习,了解到贵州省工委党员志士们经历了腥风血雨,激励了贵阳电大党员教师们以革命先烈为榜样,用实际行动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革命成果,坚持不懈做好教师本职工作,紧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教育立市”战略,为打造贵阳教育发展升级版贡献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