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学校新闻 >正文

坚持立德树人,助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9-10 浏览次数: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始终把师德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培养出一支一支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质高尚、育人能力突出、科研能力卓越的教师队伍。为展示贵州开大(贵州职院)广大教师“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使命和担当,在第39个教师节之际,贵州开放大学在全省办学体系开展师德标兵、优秀教师、教育工作先进个人选树活动,评选出一批在师德、教学、科研、技能大赛、乡村振兴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典型。

坚定理想信念,争做“四有”好老师

张国彪,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航空学院辅导员。“我是谁,是个什么样的人”。张国彪说,起初,我不知道我是谁,我只知道当接到学生生病的消息时,我是最快跑到学生身边的那个人,是整夜陪护在学生身边的那个人。我只知道在疫情防控严峻时期,我是坚守在学生身边的那个人。我只知道我是具有“受虐”体质的那个人,吐槽自己每天要接好多电话,要回答学生各种问题,一旦电话少了,又感觉心里有点空,一会没看见手机就心焦,担心学生找不到自己。在学生眼里,他是个“万能”的辅导员。但张国彪说,我是党员,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立德树人是我们的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我们的使命。我们所做的一切的一切,最终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成长,未来能有一个锦绣前程。

默默耕耘教坛,俯首甘做引路人

张俞,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在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14年中,从辅导员到一线教师、教研室主任,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爱心。张俞老师常说:“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心中有信仰,前进有方向。”她多年来坚持为大一新生上专业导论课,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重视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以国家为重,积极向上、勤奋执着、自信自强、团结合作的重要品质。她抓住职院学生喜欢动手实践的特点,充分运用“互联网+”线上线下多种混合教学方式,使课堂动静结合。她的课,学生听得格外认真,基本没人玩手机,课堂互动频繁。课堂上,学生不仅学会了沟通、合作和尊重,而且明显增强了综合能力,就业竞争力得到大幅提升,受到了企事业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凭借教学上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创新意识,以及学生管理上的无私奉献,张俞老师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奖”“贵州省五一巾帼标兵”“贵州榜样最美人物”等荣誉称号。

踔厉奋进科研路,硕果累累满枝头

喻梅,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阳市分校副教授,工会主席,总务处负责人。她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教育等工作上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业余时间不忘将这些工作经验进行提升和总结,相关成果在核心期刊等平台发布。主持及参与课题5项,发表多篇论文。主编《教育心理学》,参编出版《学生社会情感培养教师研习手册》,参与《贵阳市家庭教育知行读本》编写审稿和修订工作。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业务部门的表彰,2021年、2022年均荣获贵州省“最美劳动者”荣誉称号。

技能竞赛展风采,匠心筑梦创佳绩

李雪芬,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美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她注重强化技能训练,结合学生专业特点,组织参加技能大赛,组队参加全省教学能力大赛,荣获省级一等奖;积极组织全校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分别荣获一等奖7项和2项的好成绩,创历年来最好成绩。李雪芬带领团队在全省职业技能大赛中攻坚克难,找准方法,2023年实现学校参加全省职业技能大赛总获奖数115项,其中一等奖29项,积极调动了学校师生竞赛的积极性,营造了浓厚的比学促优良好氛围。

汇聚全力齐奋进,乡村振兴展希望

黄光彬,曾是贵州开放大学选派到从江县刚边乡三联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其间紧紧围绕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要求履职尽责,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全体同志团结奋进,努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农村。用黄光彬的话说,扎根乡村振兴一线,就是做农村基层的“帮扶人”,说刚边话,吃刚边饭,成刚边人,做刚边事。带致富人,做领头雁。如今三联村的两大特色产业水苔种植和本地小黄牛养殖发展如火如荼。2023年学校选优派强7名驻村第一书记、2名驻村队员持续定点帮扶从江县刚边乡、秀塘乡9个村,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接替黄光彬等同志,持续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供稿:党委教师工作部 杭霞丽

一审:党委教师工作部 陈青梅

二审:党委宣传部 刘环宇

三审:党委宣传部 何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