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童伴来啦”暑期“三下乡”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情暖童心·圆爱工程——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号召,前往贵州省凯里市季刀苗寨开展护航留守儿童安全成长系列活动。实践团成员以智能机器人为兴趣点,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方式,为留守儿童普及防溺水、防性侵、防火防灾等安全知识,守护留守儿童安全成长。

进入寨子,实践团成员第一时间入户家访,与留守儿童及其家长亲切交流,询问学习、生活情况,温暖的话语和关怀,迅速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使实践团成员初步了解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爱好、生活及家庭情况,为后期活动开展打好基础。

季刀苗寨隶属于巴拉河流域,暑期溺水事故频发。实践团成员为小朋友讲述真实溺水案例,通过问答形式,带领分析事故发生原因、应该吸取的经验教训等,为预防溺水敲响警钟。此外,运用真人演示法模拟心肺复苏,教授急救知识。

预防性侵也是护航安全成长的重点。近年来,儿童性侵问题逐步进入公众视野并引起重视。实践团队重点准备了“防性侵小课堂”,让小朋友们在蹦蹦跳跳的“防性侵操”中认识什么是隐私部位、怎么防止不舒服的触碰。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直观教授如何识别潜在的性侵风险,以及遇到性侵后的应对措施。

防火、防电等家庭安全知识普及也是守护留守儿童安全成长的关键环节。“我是家庭小管家”课堂,通过“小管家”角色扮演,主动学习家庭用火用电注意事项、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

创新性开展暑期安全知识普及,让小朋友们在快乐的课堂、游戏互动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各种暑期安全小知识。并主动向家长、小朋友进行宣传,进一步提升了留守儿童的安全防范意识,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童伴来啦”实践团秉持“护航留守儿童安全成长”的初心,带领小朋友们在暑假的快乐实践中学会自我保护、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平安快乐地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实践团成员还会带领村寨留守儿童养成良好的阅读、书写习惯,并加入到苗族古歌的学习和传承中去。
供稿:信息工程学院团总支
供图:信息工程学院 吴玉兰 杨成燕 骆一帆
编辑:学生记者团 唐红波
一审:信息工程学院 姚楠
二审:党委宣传部 刘环宇
三审:党委宣传部 黄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