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至13日,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暨政治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第一批学员顶着烈日、冒着酷暑,辗转在从江县刚边乡、秀塘乡的村居民宅、田间地头、产业基地,察民情、研产业、看变化、话发展,接受了一场场刻骨铭心的党性修养锤炼和政治实践历练。








三天时间里,学员们克服路途巅簸、天气炎热带来的影响,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刚边乡九星村、加么村、加扒村、三联村和秀塘乡八村、南塘村、卡宴村,如饥似渴地听着一群特殊老师——学校派驻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精彩讲解。“黄牛养殖投入多少、效益如何,预防风险方面又是如何做的,灵芝发业发展前景怎么样,刺梨和水苔产业收入账怎么算……”在学校援助帮扶的黄牛养殖基地、林下灵芝基地、水苔基地、刺梨基地等场所开展的现场教学,让学员实地感受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的火热氛围和产业振兴光明前景。



树牢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巩固拓展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果,推动各领域基层党建提质增效,这是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一项重要任务。在秀塘乡南塘中心村新落成村委会办公楼里,文件柜里摆放着一排排脱贫户和监测户整齐的档案资料;在党建活动室,摆放着一排排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的记录本,这些都是学校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日常工作的一个个缩影。如今,7个帮扶村不断建强基层党组织、提升党员队伍带动能力,持续接力带领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持续改善,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农户不断增收。学校援建和捐赠的路灯、微型消防站、垃圾清运车、景观池,一件件民生实事开花结果,让群众生活更加满意幸福。当地老乡生产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也让全体学员深切感受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7个帮扶村带来的勃勃生机。

通过为期三天的田间地头现场实践“大课堂”,学员们在认真学习、深入领会、系统把握中深刻领悟了“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实践中进一步找准了开放教育、职业教育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及“四区一高地”主定位中的作用和目标,强化了立足本职岗位投身乡村振兴生动实践的自觉和决心。
供稿:团委 范少华
供图:信息工程学院 王崇刚
编辑:学生记者团 蒋明志
一审:校纪委 杨慧颖
二审:党委宣传部 王瑜
三审:党委宣传部 黄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