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学校新闻 >正文

初心故事丨余胜映:接续传承,初心依旧

发布时间:2022-07-04 浏览次数:

编者按:值此中国共产党第101个生日到来之际,贵州开放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我用初心庆七一喜迎党的二十大”初心分享会。来自学校不同工作岗位的22位同志分享了自己的初心历程,他们家庭情况不同、工作经历不同、专业领域不同,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他们又同时具备一个特质,那就是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不变初心,可谓“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他们在教书育人岗位上谆谆教诲、念兹在兹,可谓“春风化雨润人心,一枝一叶总关情”,他们走在特色教育强省的路上,用爱心滋养初心,用奉献践行使命。让我们聆听初心故事,感悟使命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部)党总支教师代表 余胜映

2004年12月,我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2012年,作为贵州省首批“帮县、联乡、驻村”干部到黔东南州榕江县八开乡摆水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开展党建扶贫工作,脱下高跟鞋,穿上运动鞋,深入农村,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心化解民忧,踏上了脱贫攻坚的征程。坦白地说,那时的我不知道党支部书记和党支部副书记是干什么的,也不清楚党支部书记肩上的责任是什么。我所在的摆水村党支部书记是一个和我同龄的80后,当时镇里的领导介绍他的时候说,“这是一位年轻的老支书。”后来,我才知道他初中毕业后就一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每个月的工资是800.00元。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出去打工,因为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挣的钱也要多得多。他说,60岁的老村长还在为村民奔走在5个不同的自然寨之间,村里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大多不识字,我要是也去打工了,村里的工作也没人愿意干了。我还是留下来,不管做得多还是做得少,不管做得好还是做得不好,总归有个人来做这个事情。我难以置信地看着他,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庄稼汉能说出这番朴实而又伟大的话。他的一席话深深地打动了我,虽然那时的我不知道自己作为村支部副书记要做什么工作,怎样开展工作,但是我可以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做起,走访入户,首先认识村民,也让村民认识我,详细记录每家每户的情况,撰写民情日记。慢慢地,我好像明白了支部书记的责任与担当。

2016年,英语、中文党支部正式成立,我虽然当选为支部书记,可我并不是全票当选,少了一票。我知道,那时的我没有完全得到大家的认可,同志们也是用审视的眼光看着我。但是我用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去证明我可以干好党支部书记的工作。2019年支部换届选举时,我全票当选。在党总支的领导,在支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支部党建工作成效显著提升。2020年党支部被学校推荐认定为省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2021年获得省委教育工委“两优一先”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同年获得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1年支部党建品牌获得校级立项;党建工作案例入选2021年学校党建工作创新案例优秀案例;2021年被学校认定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近年来,党支部党员主持完成厅级党建课题1项,公开发表党建论文2篇,获奖、受表彰35人次。

时光飞逝,从2016年至2022年6月,我已担任英语、中文党支部书记六年了。六年时光里,我笑过、哭过,我也彷徨过,也曾手足无措过。420节课的工作任务+科研考核+支部党建工作,当各种压力扑面而来时,特别是工作受到质疑时,压力山大,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还能胜任这份工作,我的脑海里也曾闪现过放任不管了,爱咋咋滴的念头,但这种念头也仅仅是一闪而过而已。为了担起这份责任,多少次我加班到深夜,又有多少次我仰望星空,泪水不自觉地滑落脸庞。可是,每当完成一个任务,取得一点进步和成绩的时候,我会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开怀大笑。感谢我支部同志们的支持和鼓励,在这个温暖的集体里,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明白了年轻的老支书当年说的那一番话。不管做得好还是做得不好,不管做得多还是做得少,党的工作总要有人做。党支部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党的阵地和党员的家园。支部书记阳光了、党员队伍就不会一片漆黑。支部书记一定要把这块阵地守好,把这支队伍带好,把这个堡垒建设好,把组织交给的任务完成好!这就是我,一个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初心故事。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部)余胜映

供图:学生记者团 吴加辉

编辑:学生记者团 彭友明

一审:党委组织部 张仁俊

二审:党委宣传部 龙春琳

三审:党委宣传部 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