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指导出真招 帮扶项目见实效
2022年6月14日—16日,学校党委副书记钱庆生携组织部有关人员赴从江县帮扶村开展调研,实地调研了学校帮扶项目实施情况,并就有关帮扶事项与驻村干部作沟通交流。学校派驻的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陪同调研。
黄牛养殖让日子“牛”起来。调研期间,钱庆生实地调研了学校帮扶的刚边乡九星村黄牛生态养殖基地、三联村黄牛生态养殖基地。在刚边乡九星村黄牛生态养殖基地,22头西门塔尔牛和安格斯牛已经入栏,养殖户正分工协作、马不停蹄地忙着清扫场舍、卸货、铡草、喂料,22头肉牛大口咀嚼着草料。第一书记王永峰汇报,其多次带领村干、黄牛养殖户赴从江滋源、毕节威宁县雪山镇实施采购,确保黄牛养殖产业落实落地。黄牛养殖户介绍,感谢学校帮扶的项目,预计每头牛每年利润4000余元,一年下来也得八九万元,让日子看到了希望。在刚边乡三联村,贵州开放大学援建黄牛生态养殖基地醒目的立在路边,驻村第一书记黄光彬介绍,现已入的24头本地小黄牛,预计每头牛每年利润为3500元,一年的经济效益为10.5万元,参与户每户每年增收2万元以上。目前,随着效益显现,“1(一个示范点)+1(一批人参与)+N(多个诸如草料种植、牛粪销售等衍生项目)”的项目示范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村民未来日子越来越“牛”起来。



小产业托起乡村振兴大梦想。钱庆生一行还分别调研了学校帮扶的林芝、水苔、养猪项目。学校帮扶共投入30万元用于帮扶的加么村、卡宴村发展14000棒林芝,实地调研中,加么村7000棒灵芝已冒头,“亭亭如盖”,成效初显。据驻村第一书记钮毅介绍,为了项目落地,面对疫情、菌棒供应短缺、市场价格上涨等困境,广开思路,迎难而上,顺利完成合作社登记注册、项目运营协议、资金监管协议、菌棒采购和灵芝回收合同的签订等工作,最终成为全乡第一家灵芝项目最早落地。加么村林芝项目种植7000棒,年总产值预计6万元,可实现一次投入,长期见收益,农户种植积极性高涨。调研加扒村养猪基地中,该村已入栏香猪16头,白猪20头,还有14头陆续到位,而且养殖户主动入股到其中,能够科学喂养、精心管护,争取早日见效益。
钱庆生一行爬山涉水,进一步了解三联村水苔产业发展情况,黄光彬介绍,小小水苔,晒干后市场价为20余元一斤,好的品质每亩能够产出干的水苔700-800斤,实现收益1.4万元以上。而且易于管护,按时除草和田里有水就可确保其品质。合作社明确专人负责该项目,确保在明年初见成效,并带动广大群众参与进来,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致富。



交心谈心凝聚帮扶力量。调研结束后,钱庆生与学校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进行座谈,凝心聚力,助力乡村振兴。座谈会上,各驻村第一书记就当前学校帮扶的项目落实情况进行了汇报。王永峰、钮毅两位同志对乡村振兴工作队近期工作作了介绍和安排部署。钱庆生听取汇报后指出,通过实地调研,很多项目已落地,把“我为群众办了实事”落到了实处。他要求,一要在后续运行、养护、生产上要跟上节奏,要做好养殖业的防病,种植业的防虫,进一步提高关注度,带动农户知晓关注并积极参与,做出示范、做出亮点;二要在保险购买、后续销售上跟上,进一步拓展市场,实现多渠道销售,保障群众利益;三要加强宣传,各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要做好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政策的宣传,讲清现实,讲明未来,讲好路径,并推动开展处级干部赴帮扶村开展调研培训工作,凝聚学校助力乡村振兴的最大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