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新闻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学校新闻 >正文

职业教育活动周 | 公共英语智慧教学实践案例

发布时间:2022-05-10 浏览次数:

一、案例简介

2021年3月17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的通知》(教职成〔2021〕2 号),要求各地要指导职业院校依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对照《目录》和专业简介等,全面修(制)订并发布实施相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各职业院校要根据《目录》及时调整优化师资配备、开发或更新专业课程教材,以《目录》实施为契机,深入推进教师教材教法改革。贵州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英语教师积极探索公共英语智慧教学,充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辅助英语教学,实现了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主要做法

1.明确课程定位、确定教学目标。英语课程是职业院校一门重要的文化基础课程,其目标是通过针对性的学习和训练,使学习者在听、说、读、写等方面掌握一定的基本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际和职业技术方面交流的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和进一步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公共必修课,面向全校大一新生(每年约6000人)开设,开设时间为一年,18周/学期,周学时2,共4学分。在进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公共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

2.合利用教学平台资源。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以我校选用的外研社《新技能英语》高级教程2为例,该教材配备了U校园教学管理平台,在U校园管理平台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PC端和移动手机端利用该平台进行教学管理和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如授课、资源分享、发布任务、记录学生学习情况、测试等。学生可以在手机移动端进行学习。同时,与教材匹配的还有外研随身学APP。外研随身学APP配备了与教材配套的电子教材、录音、翻译、听力测试和语音测试等,具有强大的学习功能。可以实现听力训练、朗读、跟读、测试、记录学习报告等多种功能。各种教学平台的功能有所不同,教学资源也纷繁芜杂。在选择教学平台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现有的、和教材配套的教学管理平台。这样有利于课程教学的衔接和顺利开展。

3.优化考核评价。真实有效的评价是信息化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又一个特征。在信息化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会被系统默默地保存下来。例如:在线学习时长、学习进度、回答问题的次数、正确率、考勤、提交作业的次数等数据都会被系统自动地保存下来。为教师客观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生成效提供了客观的科学依据。

4.赛促学、以赛促教。师生技能大赛是检验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途径。参赛师生把竞赛活动作为技能训练的新课堂、技术交流的新平台,横向交流、纵向提高,相互切磋、共同进步,达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的目的。

(1)英语口比赛。2021年时值建党100周年,在英语口语比赛中,我们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主题,要求学生自己撰写演讲稿,并由任课教师精心辅导。这既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更是将课程思政的内容悄无声息地融入到了教学中,检验了教学效果。

(2)英语写作比赛。为切实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培养,提升英语教师写作教学能力,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赛事目标,推动新时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我们围绕写作教育理论、写作教学实践、赛教融合、备赛指导、教师团队建设等专题内容,帮助教师解决英语写作课程建设、教学设计、赛事辅导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3)“教学之星”大赛。“教学之星”大赛创办于2013年,是面向全国高校外语教师的大型公益赛事。大赛以引领教学发展、创新教学理念、交流教学方法为宗旨,以专业水准、规范流程、科学评价为原则,以多语种、多层次、多模式为特色,在全国高校外语教育领域广受认可,被连续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竞赛分析报告》数据来源。因此,我校从2018年开始每年组织教师参加“教学之星”大赛(高职组)全国复赛,在教学中注重思想性,坚持积极正确的价值导向,寓价值引领于语言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增强外语教育适应性和高质量发展的主题,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适当、教学设计合理,符合学情与教学规律,提升教学效果与效率。

(4)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建、以赛促改”的总体思路,落实课程思政有关要求,促进英语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打造高水平、结构化的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促进“能说会做”的“双师型”教师成长,全力助推学校“双高计划”建设。公共英语课程组教师坚持每年组队参加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

(5)教学、科研双促进、双提升。申报《新技能英语II》和《大学语文》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组织开展课程思政示范项目申报建设工作,积极参与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申报,参加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培育建设2022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个一”精品项目申报工作,组织撰写了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精品在线课程申报

课程育人精品建设项目申报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

三、主要成效

一是提高了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教研室教学团队在2019年荣获贵州电大(贵州职院)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020年荣获“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复赛一等奖,2020年荣获外教社杯第十一届大学英语教学高职组微课比赛二等奖,2021年荣获“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复赛二等奖。学生在2021年贵州省师生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高职组英语口语比赛中荣获二等奖,2021年“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写作大赛(高职组)复赛贵州赛区三等奖。

二是提升了育人质量。目前,我校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的人数逐年增加,提升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晋升能力。例如:我校空乘专业毕业生赖玉龙同学在多彩贵州航空公司招聘中用全英文做了自我介绍,并将英语口语作为才艺展示的一部分,顺利进入多彩贵州航空公司工作,成了一名空乘人员。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部)余胜映

一审: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部)程守艳

二审:党委宣传部 刘环宇

三审:党委宣传部 黄丽娟